鷄籠中元祭在前幾天開始了一系列的慶典活動,接下來就跟USR觀光列車一起出發屬於鷄籠的盛典吧!
鷄籠中元祭,或可稱為「基隆中元祭」,是每年農曆七月於臺灣基隆地區舉辦的中元法會,是台灣重要民俗祭典,並名列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台灣十二大地方慶節」之一。其以中元節為核心,涵蓋相關民間宗教儀式與官方、民間的週邊藝文活動。
大致上從農曆七月一日老大公廟開龕門開始,歷經十二日主普壇開燈放彩,十三日迎斗燈遶境祈福,十四日放水燈遊行、海濱放水燈頭以及十五日公私普渡、跳鍾馗,八月一日的關龕門等,祭典活動時間長達一個月。讓我們一整個暑假增添了許多色彩呢~
鷄籠中元祭自從咸豐五年(西元1855年)便開始辦理,迄今已經到了164屆。歷史十分悠久,不僅文物保存的十分完整、祭典科儀完備,深具維護、教育及觀光意義。
每年的中元祭的舉行,除了傳承重要的民俗的文化,也融合族群地方文化特色,讓雞籠中元祭不單單有其獨特性,也具有保存文化資產的意義。
海洋廣場是家長適合夜間攜帶小朋友吃飽散步欣賞海景的絕佳地喔~
1851年,漳州與泉州人因祖籍不同,在商業、耕種、習俗、信仰上有種種磨擦,在今日南榮公墓的地方發生大規模的械鬥,死傷百餘人。
後有漳、泉大老出面協調,將雙方死難者稱「老大公」,合葬祭祀。並協商以字姓輪值,即由十五姓氏宗親,張廖簡、吳、劉唐杜、陳胡姚、謝、林、江、鄭、何藍韓、賴、許、聯姓會、李、黃、郭,來輪流舉行中元超渡。
希望以宗親血緣代替祖籍地域的觀念,融合漳泉,輪流舉辦中元超渡儀式、普施孤魂幽靈,以比賽陣頭代替打破頭,以求達到社會和諧。
整個街道上可以看到各種團體帶來的遊行表演活動!
鷄籠中元祭活動在表面上呈現萬人空巷的嘉年華活動,卻充滿著華人慎終追遠的孝道思想與高傲的民族氣質。在各方的努力下,儼然已成為台灣聞名國際的節慶之一,每年中元祭的舉辦,都吸引許多國內外訪客的到來,除了帶動文化觀光產業的發展,更輝陽、傳承一項無形的文化資產!
最後放個影片讓大家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