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智慧—八斗子的堡壘

說起𥑮屋,許多人第一時間想起的必定是澎湖吧

殊不知,在台灣本島上的八斗子,也有有著自己歷史的硓𥑮石屋想不到吧~

今天海大USR觀光列車就帶大家深入八斗子,讓領隊阿財來帶你認識認識位於基隆八斗子的硓𥑮石屋吧!

隱藏於八斗子漁村中的硓𥑮石屋,可讓我們當初探訪時費了不少時間與精力

第一次來的時候,對於它確切的位置,也不是非常的明白

幸好請教了萬善祠的廟公,讓他領著我們在這亂似迷宮的巷弄中找尋硓𥑮石屋。

吃苦這種事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就讓阿財來告訴你們到底要怎麼在這迷宮中找到我們的硓𥑮石屋。

首先就從萬善祠旁邊的小路進去。

 一小段路後會看到圖片中那棟粉紅色的公寓

別懷疑就是這條小巷

 噹啷~這就是八斗子的硓𥑮石屋

 

 那就先來認識硓𥑮石吧,硓𥑮石,前身是珊瑚礁,是早期居民重要的建料,珊瑚的英文名稱為Coral,發音近似河洛語的硓𥑮𥑮硓石應是由此得名。幾經口耳相傳到現在,「𥑮硓」已是混用的狀態。當地居民則是稱其為「硓𥑮(台語)」。

不僅只屬於澎湖,八斗子的漁村聚落也還保留著美麗的硓𥑮石屋,用硓𥑮石堆疊起來組成牆壁,其凹凸皺褶犬牙交錯,珊瑚礁跟珊瑚礁中間的縫隙再用貝殼或珊瑚礁燒製而成的石灰來黏結,冬暖夏涼,而屋頂因為重量的問題,不採用硓𥑮石而是使用的瓦片。

𥑮石屋的建造上,其實還有漳州泉州之分,漳州的有兩扇門,泉州的僅有一扇,而當時在八斗子附近僅有八斗子為泉州過來的移民,其餘皆為漳州移民,也因此,在漳泉械鬥時,八斗子還差點被滅村。

為何當時會選擇用𥑮石來建造房子,大家應該都很好奇吧?為此我們特別問了顧八斗協會的理事長這個問題。因為,百年前,紅磚的價格是非常昂貴的,只有富人,才會使用紅磚來蓋房子。所以,當地人才會就地取材,使用硓𥑮石來作為房子的建材。

而在建造硓𥑮石屋時,以前的人多半還會在硓𥑮石上用石灰做修飾

就像女生化妝時打粉底一樣。這面牆就是有抹粉的石牆。

看完了這些圖片,是不是跟想像中的硓𥑮石屋有所不同呢?其實,這裡的硓𥑮石屋會如此殘破不堪,得歸咎於財產權上,因為硓𥑮石屋的土地及房屋的所有權,都是由不同人所持有,因此,就算當地的顧八斗協會努力地想要去維護這些古蹟,也因為這複雜的所有權關係,難以下手。硓𥑮石屋就這麼一座接一座的倒塌。

為此,顧八斗協會提出了解決方法,他們的想法是,給這些有所有權的人一些錢,讓他們同意顧八斗協會帶人進去這些硓𥑮石屋整理,並維護這些房子。這些硓𥑮石屋都是重要的財產,是前人留下來的根,我們必須好好的珍惜,不讓他如此輕易的逝去。

 硓𥑮石厝資訊-基隆市中正區八斗街一四八巷

.基隆市公車:搭乘107、108於八斗街土地廟下車,往八斗公萬善祠步行3分鐘,從巷口進入即到達

. 基隆客運   :搭乘基隆-福隆線,於碧水巷下車往八斗公萬善祠步行10分鐘

     

好康報報

基隆的朋友千萬別錯過,玩完景點

順道一起品嘗美味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海大USR觀光列車 的頭像
    海大USR觀光列車

    海大USR觀光列車的部落格

    海大USR觀光列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