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科館探索-海洋文化廳

海洋文化廳01(1).jpg

你喜歡在炎炎夏日跳進海水裡清涼一下嗎?比起油膩膩的牛肉豬肉,你更喜歡吃魚嗎?還是,受到滿腹委屈時你會想把所有憂愁訴說給大海聽?你,喜歡海洋嗎?人類的生活一直以來與海洋密不可分,海洋溫飽了我們的生活、快樂時想玩水、難過時想看海、害怕海洋帶給我們的傷害,但人類卻也無情的破壞了海洋……是不是該換我們聽聽海的故事了呢?今天就趕緊跟著我們的腳步一起到海洋科技博物館的海洋文化廳,好好認識一下人類的好夥伴—美麗的海洋吧!

海洋文化廳02(1).jpg

對了!在進入海洋文化廳前,跟各位說個小秘密,如果沒有預約館內導覽、錯過假日的導覽時間,或是想要自己慢慢欣賞廳內的每個角落,都不要忘了下載海科館行動導覽APP,只要掃一下QRCODE就可以馬上下載,程式裡面有詳細介紹,是個逛海科館的好夥伴喔!

海洋文化廳03(1).jpg

那我們廢話不多說,趕快進入海洋文化廳這個神奇的世界吧!

海洋文化廳總共分八個區域,從靠海生活的子民講到海禁政策下的歷史,再從海洋保育的重要延伸至不可等待的海洋教育,當然,也少不了許多有趣的互動式學習裝置與逼真的模擬蠟像,若要認真逛起來,可要花費不少時間呢!

海洋文化廳04(1).jpg

一走進來我們就被小遊戲給吸引,開始挖掘小學、國中所學的台灣殖民歷史知識,準備好好應戰一番!

海洋文化廳05(1).jpg

天啊~差點沒被嚇到!原來是位蚵農在「開蚵仔」啊!各位知道平常我們在生鮮超市或是傳統菜市場看到一包一包已經去殼的牡蠣是怎麼來的嗎?就是這些蚵農手拿一根細長、尖銳的「蚵刀」一顆一顆剖開的喔!據說要練就一身「開蚵仔」的好功夫可沒那麼簡單,得先要經過雙手被刀子刺的千瘡百孔的煎熬時期,才能快狠準的剖開外殼,獲得一顆白泡泡、幼綿綿的牡蠣呢!

海洋文化廳06(1).jpg

正當我疑惑著其他兩位夥伴跑去哪裡時,轉身一看!為什麼兩個人看著螢幕奮力地拉繩子呢?是在抓魚嗎?原來「牽罟」是台灣古老的捕魚方法,將網子載到適當海域後,在陸岸上將魚網拉回,需要許多人同心協力合作完成,所以只要有幫忙牽罟的人都能分到當天的漁獲,是不是很有人情味啊!但是,在現今幾乎看不到這種捕魚作業了,因為已被其他更便利又不費力的漁法給取代。不過,還是可以來海科館體驗看看,雖然沒有比在烈日下、被吆喝聲環抱更有臨場感,不過我看我的夥伴們也是拉得津津有味呢!

海洋文化廳07.jpg

接下來,我們到了有關於海上信仰的區域,到了這裡不禁令人莊嚴肅穆起來,除了訴說大家耳熟能詳的媽祖信仰外,還放置一艘小型的「王船」,王爺信仰是靠海維生的人民的重要寄託,因此在沿海各地延伸出「送王」、「請王」等儀式,在每次的迎王祭典不僅可以看出人民對信仰的虔誠,更可以發現漁民們對海的敬畏。

而在迎王祭典中最重要的燒王船儀式總是吸引許多人前往朝聖,但據說當地人是不被允許觀看的,長輩會告訴小孩子,船會送走小鎮上的髒東西,如果到那裏會「煞到」,不管這些言論可不可信,這已經形成一種特別的海洋文化,我們應該懷著敬重的心,去看待這些從很久很久以前就流傳下來的歷史信仰。

海洋文化廳08.jpg

海洋文化廳09.jpg

看完了令人敬畏的海上信仰,我們到一個展示許多報章的區域。等等!那隻鳥的肚子裡裝了什麼!可憐的牠肚子裡裝了許多人類遺棄的垃圾,牠把垃圾當作食物吃下肚,在這裡,還有許多有關海洋垃圾、海洋汙染與海洋保育有關的新聞,像是台灣的魚翅飲食文化、各地的油汙事件等等……看見這些,真是讓我們愧對於身為一個人類。

海洋文化廳10.jpg

海洋佔了地球的百分之七十,也在我們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海洋蘊藏許多故事,但是如果少了我們的愛惜,這些故事也終將留在過去,無法與現在的我們一起打造未來的歷史,海洋文化廳的最後一個區域,名為「航向未來」,訴說著海洋教育的刻不容緩,其實,也有許多人正在為海洋貢獻心力,所以大家更應該加入行列,不用花費太大心力,只要隨手作好垃圾分類、垃圾減量,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個人都可以保護我們的海洋!

透過展項的介紹,各位有沒有想進入海洋文化廳挖掘更多故事呢?以下小編再為大家稍微介紹廳內的每個小區域,看看對哪個部份有興趣,下次去海洋文化廳參觀時,想待多久就待多久吧!

序曲-海洋的幸福版圖

海洋文化廳11.jpg

海洋文化廳12.jpg

為海洋文化廳的第一個部份,展示前人留下來的航海日誌、小學生畢業的泳訓及格證書等等,也訴說許多現今無法聽到的故事,慢慢帶領我們進入神奇的海洋文化,由此可以發現,海洋與我們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海洋世界因人類而豐富,我們也因為海洋而得以生存。

跟隨海洋的脈動

海洋文化廳13.jpg

在這裡,訴說從故至今台灣與海洋密切的歷史脈絡,加上有趣的互動式體驗裝置,讓大家可以動動手也動動腦!

海風下的容顏

海洋文化廳14.jpg

海洋文化廳15.jpg

台灣有許多行業靠海維生,在這裡介紹許多在海邊工作的重要角色,像是海女、討海人、引水人等等……海洋不僅僅提供我們糧食,也為許多人持衡生計,這些海風下的容顏更是維持社會運轉的靈魂人物。

敬水畏海的民族

海洋文化廳16.jpg

既然靠海維生,當然免不了要展現對海的敬畏與感謝,在這個區域呈現各個民族尊敬海洋的不同儀式,不僅可以看見台灣的多元文化,更可以了解許多與海洋有關的信仰。

禁令封鎖的海疆

海洋文化廳17.jpg

海洋文化廳18.jpg

台灣曾經施行過海禁,是這個世代無法想像的生活,那個時期海洋令人畏懼,在這裡可以看見當時政府的作為、受禁令影響的民眾,彷彿又回到那個與海洋距離很遠的世界。

傾聽海洋的嘆息、人與海的友善互動、航向未來

海洋文化廳19.jpg

海洋文化廳20.jpg

這三個區域有著密切的關連,人類為了便利生活,為海洋製造許多麻煩,不僅是海洋本身,海洋生物當然也深受其害,在這裡可以看見人類是如何成為麻煩製造者的。但是也有許多人為了保護美麗的海洋,傾心全力在努力,像是海洋教育者、海巡隊員、海洋藝術家等等……因此我們更應該也要為大家的海洋盡一份心力!

海洋文化廳的展出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個人必定能在廳內找到一點有關海洋與自己的故事,在這裡待一整個下午也不嫌多,準備好前往海科館了嗎?找個好時間到海洋文化廳走走吧!

海科館資訊可以看 http://t.cn/Ai83910a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海大USR觀光列車 的頭像
    海大USR觀光列車

    海大USR觀光列車的部落格

    海大USR觀光列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