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已久,上週(7/1)終於開放基隆嶼啦~~~
想要登島的朋友們可以點擊這裡做查詢預約唷~
基隆嶼觀光預約平台在這裡https://www.icellars.tw/keelungislandexp/web/index-p.html
小編實在是迫不及待跟大家分享,竟然連續發了三週XD
(點我複習前面文章--揭開基隆的神秘面紗PART I、PART II)
今天要來跟大家一起探索 最detail的基隆嶼
先來跟大家說說關於基隆嶼的小故事 -- 犀牛爸爸和犀牛媽媽
基隆有三隻犀牛,分別為—基隆山(犀牛爸爸)、基隆嶼(犀牛媽媽)以及和平島上的山(犀牛兒子)。
在下雨的時候,基隆山的山頭會冒煙,是犀牛爸爸愛抽煙,而犀牛媽媽(基隆嶼)不喜歡常常抽煙的丈夫因而跑到海上去。
犀牛爸爸(基隆山)對於犀牛媽媽(基隆嶼)的舉動很是不開心,所以就拋了一根很長的錨到犀牛媽媽(基隆嶼)的頭上,也就是所謂的基隆嶼燈塔。
犀牛兒子(和平島上的山)則是躲在和平島瑟瑟發抖。
聽完這個小小故事,有沒有覺得以前的人很有趣,創意力十足呀!
回歸正題啦~我們一起來深入地了解基隆嶼吧~~~
1.地理位置、地形結構
基隆嶼屬於基隆市中正區,位於台灣北方。
距離基隆港約6公里遠,長約960公尺,寬約400公尺,地形呈現東北往西南方向,島上最高海拔為182公尺,面積24公頃,有「台灣龍珠」之稱。
基隆嶼是由火山所形成的,是由角閃石、黑雲母、石英安山岩所構成的島嶼,與鄰近的棉花嶼、彭佳嶼及花瓶嶼併為基隆外海的四個火山島嶼。
基隆海檻
基隆嶼是一個位於臺灣東北部海域由火成岩構成的火山島,島上的岩層主要呈現東北─西南方向,從島嶼南端朝著西南方向延伸抵達陸地(基隆港外側的和平島)且高度一路降低(海水越來越深,在和平島時最深),在海底形成一道狹長型的山脊,有如一道矗立在海床上的門檻,稱之為「基隆海檻」。
圖片源自:海科館
突出海面的基隆嶼,也可算是海檻的一部分。
每當海浪碰撞到此山脊時就會產生湧浪,使得海面波濤洶湧。
(圖片源自網路)
由於海檻的關係,靠近基隆嶼處的海水較淺,不利船隻航行,因此大部分的船隻會選擇靠近和平島附近的深水水域通過,避免觸礁。
資料來源: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http://mscloud.nmmst.gov.tw/chhtml/opencontenttab.aspx?tdid=127
大小基隆嶼
像恐龍的大礁石
小象鼻岩
小龍王鯛
有點像之前去潮境海洋中心的鎮店之寶,但是...又好像可愛的熱帶魚
大家覺得像甚麼呢? (以下開放留言~~~)
2.發展歷史
早期為軍事管制區,不開放民眾登島參觀參觀。
民國90年 正式開放觀光並由海巡駐守。
民國102年7月13日 遭蘇利颱風侵襲後,因整修工程、物料機具運送困難,封島五年。
民國108年6月25日 再度開放觀光,開放後再度掀起海洋觀光旋風(曾創下1年7萬名旅客登島的紀錄)
俗名:雞籠杙(字音同『意』)台語發音同『吸』,『杙仔』是繫船用的小木樁,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基隆嶼像小木樁繫住了台灣這艘大船。
咦!空拍照看起來好像一隻大白鯊啊
圖片源自: https://www.epochtimes.com/b5/18/5/16/n10399689.htm
3.人文歷史
三角點
日據時代立在燈塔旁碉堡上方的海軍三等三角點no.22基石,這裡才是基隆嶼的最高點哦~
基隆嶼燈塔
上一篇文章沒有介紹到的基隆嶼燈塔!
1980年創建,是台灣最早使用太陽能發電的燈塔,是為了彌補野柳燈杆與鼻頭角燈塔光成不足而增設的。
黑白相間垂直條紋的八角形混凝土塔身
塔高12.3公尺、燈高189.3公尺、光程13.8浬
待7/15號後步道修建完畢,想要挑戰攻頂的遊客就可以上去了~~~
4.設施、標誌物
導覽看板
海巡署、升旗台、皇冠地標
海巡人員為基隆嶼唯一常駐的人類!
島上唯一門牌
隸屬於基隆市中正區,是島上唯一有門牌的地方
停機坪
在緊急危難、急需醫療時使用
(圖片源自網路)
5.動植物
鉛山壁虎卵
在隧道及土地公廟裡面都有他們的足跡哦 ~
圖片源自: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6988
鐵炮百合(5~6月是花季)
金花石蒜(9~10月是花季)
基隆蠅子草
小編可是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找到呢 !
基隆澤蘭
圖片源自:福星花園http://bruce0342.blogspot.com/2011/01/blog-post_22.html
基隆短柄草
圖片源自: 基隆生物多樣性資料庫http://kite.biodiv.tw/pages/7747
大家來找碴
基隆嶼上面有「11個基隆」,都是以基隆來命名的哦~
給大家一些小提示:
1.從海上觀察: 基隆山、基隆港、基隆市、基隆嶼
2.島上植物: 基隆蠅子草、基隆筷子芥、基隆早熟禾、基隆短柄草、基隆澤蘭、基隆野山藥、基隆天胡荽
大家在遊玩基隆嶼的同時也可以找找看!!
聽說島上新增設了一間有冷氣的藝文展覽空間哦~
我有沒有聽錯呀,是冷氣!
還是利用太陽能所發的電來供應電力的哦!
大家也來找找太陽能發電的冷氣在哪裡吧
1.行前小提示:臉書搜尋 金船長臉書「Michael Wu」
2.登島後提示:展覽空間外觀是用撿拾而來的漂流木裝飾
介紹了這麼多關於基隆嶼的二三事,大家還不衝一波基隆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