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
如果你這麼想的話,那就錯了!
今天又邀請到熱情的曹銘宗老師為我們上課啦!
上次主題是 「基隆海產名小考」 大家還記得嗎?
這次的則是要來講解頭足類🦑和蟹類🦀️方面的小知識喔!
🦀️
Q 「螃蟹」的名從哪裡來的呀?
A 最早之前是寫成「旁蠏」,因為蟹是側著走的所以就以其特徵來加以命名。
1.「蟹」是「虫」+「解」。「解」是解甲的意思,螃蟹(節肢動物)會脫殼。
螃蟹的外骨骼(甲殼)是用來保護身體的,但是也會阻礙其生長,得經過多次脫殼才能使軀體成長。
2.在「旁」前面加了部首「虫」,才變成現在我們所寫的「螃蟹」
中文的「螃蟹」,可用來指淡水、陸地、海水的各種蟹類;台語則有「蟹」[hē]、「蟳」[tsîm]、「蠘」[tshi̍h]之分
1.台語的 蟳、蠘專指海蟹
2.一般都叫蠘為「蠘仔」(tshi̍h-á),常見簡寫為「市仔」。
3.台灣最常見的蟹是「毛蟹」,中文名「台灣絨螯蟹」。
4.新北萬里區的海產行銷品牌「萬里蟹」,是三大海蟹:花蟹、三點蟹、石蟳的總稱,不是螃蟹的品種哦!
5.軟殼蟹不是一種螃蟹的品種,而是在換殼的螃蟹
6.蟳,有公母之分,公蟳稱為「菜蟳」,母蟳交配前稱為「處女蟳」,交配後稱為「紅蟳」
📔小故事時間
據說花蟹背上的十字架花紋和西班牙來到亞洲的傳教士沙勿略有關!
傳說中他在船上不小心將隨身攜帶的十字架掉落到海裡,到了岸上的時候看到花蟹挾著他掉到海裡的十字架,便給予了花蟹祝福,以至於花蟹在那之後背上都有了十字花紋的印記呢!
🦑
Q 為什麼「小管」又叫「小捲」呢?
A 其實是因為以前台灣人其實比較常講台語,「管」跟「捲」的台語發音很像,久而久之就有「小捲」跟「小管」的兩種稱呼啦!
但其實兩者是一樣的喔~
Q 花枝、烏賊、墨魚 傻傻分不清
A 「花枝」其實就是烏賊(也就是墨魚)的俗名啦!
墨魚是一種烏賊,也稱為墨斗魚、花枝
🤓分辨透抽新不新鮮的小小Tip
看表皮
新鮮:斑紋界線明顯
不新鮮:呈現粉紅色,無明顯斑紋
😋關魚美味😋
今天請到食之飴老闆及老闆娘教大家做「芒果炒透抽」!
天啊~聽起來好不搭嘎
不過越是不搭的就越有挑戰性!
✔備料
透抽(不要退冰)
芒果
*小小建議: 透抽、芒果不要切太小塊(不然芒果下鍋炒完就變成芒果醬了!)
蔥、薑、蒜適量
蠔油
step1透抽放熱水裡稍微川燙10秒(Q彈鮮脆的口感,只要10秒就夠了! )
step2蔥、薑、蒜爆香
step3加入透抽翻炒
step4再加入少許的蠔油調味
step5放上蔥段拌炒一下
起鍋!
將新鮮美味酸酸甜甜的透抽炒芒果盛盤上桌~
這道菜前前後後花不到20分鐘,新手非常容易上手,味道非常可口,鹹與甜掌控恰到好處,令人吃了一盤想再吃一盤~~~
大家可以試試看不一樣的創意料理,蹦出新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