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跡旁的隱藏美食
今天要介紹及推薦的是,位於和平島原住民風味館2樓的-阿根納原住民風味餐廳,起初是因為友人推薦這邊的裝潢獨特,料理風味佳,所以就想一探究竟它的好味道。
選擇在此開店的原因?
因為當初一直有一種直覺,覺得這邊一定有商機,周邊環境良好且吸引人潮,不久之後,真的隨著和平島公園和正濱漁港觀光的崛起,生意也越來越好。
在當地的居民以阿美族群居多,但是店裡的傳統藝術品是從全台灣所有原住民的傳統藝術品,讓來此的客人不只是用餐而已,而每一個物品都有它的由來,它們各自分部的族群,讓我突然有種身在博物館用餐的錯覺,感覺很新奇,氣氛佳。
在餐廳內的繪畫及各種雕刻裝飾品是租借來的嗎?
這些藝術品都是會館贊助擺設的,因為剛好可以達到會館想要推廣藝術文化的理念,所以我們對每樣藝術品都很小心保管,我們這裡的員工都知道每個藝術品的由來,以及它背後的每個故事,這是我們對員工要求的,當然不只有阿美族的而已,全台原住民的傳統藝術品,在我們的餐廳、會館都能看到,一進餐廳就可以感受到滿滿的原住民的風味,不管是裝潢還是各種傳統服飾,這些所營造出來的氣氛有種古色古香的感覺,而廚房中香噴噴的味道,也散佈在空氣中,另外讓我覺得這間店的特色是,它的裝潢擺設真的很講究跟精緻,這是因為老闆是里長的緣故,他非常想要推廣原住民文化及料理的特色,想要好好保存這份文化,因此才會對於原住民有很多的深入的認識。
菜單介紹
菜單共有四頁,以海鮮居多,除了原住民傳統的料理之外,還有幾道是台灣熱炒的菜色,整體來講很豐富,但因為我們不知道要點什麼好,所以請叫老闆娘推薦的菜色,以及設計菜單的想法,讓我們來推薦幾道高人氣餐點吧
第一名推薦招牌菜-海鮮米粉湯
其實這裡的招牌菜非常多,但經過我們投票表決,一定是海鮮米粉湯,在別間店絕對沒有,這道菜裡面添加原住民傳統的料理方式,裏頭的獨家香料可以達到消暑的效果,即使是炎熱的夏天也可以大快朵頤,越吃越涼快。
吃過後真的跟老闆娘講的一樣,有一種獨特香料的味道一直在口中徘徊,米粉條非常有嚼勁,湯頭鮮甜清爽,是一道不會膩口的料理,發現它跟一般海產店賣的海鮮米粉湯不太一樣,除了配料很獨特以外,還有湯頭調味方式也讓我大吃一驚呢~
第二名是鹽封馬告魚(鯛魚)
原住民風味馬告是原住民語香料的一種名稱,以前原住民狩獵時,拿去用在捕捉裂物陷阱裡的香料,因為要過兩三天才能將獵物收起,香料馬告吃下去就能讓獵物不會腐敗,當然也對人體有非常有幫助,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提神之效果 ,雖然常常在電視上看過很多這種以鹽封的方式料理的魚,但這是第一次吃,所以很好奇他的口感,因為鹽巴的關係把魚皮的水分吸收掉,使外皮酥脆,裡面的魚肉不用特別的調味就非常鮮甜多汁,也是因為鹽的關係,加上檸檬調味,真的很好下飯。
第三名-荷葉干貝油飯
接下來這一道相較一般傳統油飯,飯的口感偏乾,但老闆以鰻魚放在油飯上方,以鰻魚本身的油脂改善傳統油飯偏乾的問題,再加上干貝的畫龍點睛,使傳統的荷葉飯再提升一個檔次,最後再以清蒸的方式將荷葉的葉香及油飯的香氣鎖在裡面,在食用的同時能感受到荷葉香甜及海洋鮮甜的澎湃。這道菜算是最令我驚艷的一項,原本對他的外觀不怎麼期待,一開始甚至有些後悔。但當我一打開外頭的荷葉我才驚覺自己的無知,富有荷葉香氣的油飯加上鰻魚之鮮甜,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吃完了。只可惜份量偏小,一般男性基本上吃一個一定不會飽,但下次有機會再來這道菜一定是我的口袋名單之一
第四名-生菜包豬肉
生菜包豬肉是老闆最得意且最能體現原住民文化的菜。山豬肉外皮經過火烤的洗禮而有了酥脆的口感,而內部的瘦肉也因為火候恰到好處而口感彈牙且肉汁四溢。山豬肉搭配美生菜樸實的鮮甜,配上韓式泡菜的酸甜中和了豬肉的油膩,還有偏甜的石蓮花口感豐富整體的口感,讓味蕾的刺激更加多元。一開始老闆很熱心告訴我們正確的吃法,山豬肉搭配上石蓮花的鮮甜真的意外好吃,而且因為有大量的生菜讓整體不會油膩。喜歡吃酸辣的人亦能嘗試餐廳附贈泡菜,多層次的口感鮮明地讓每樣食材都能展現最天然的純粹,非常推薦大家來品嚐
上面寫道:
以旁邊著名的景點為名的阿根納原味餐廳,原味的堅持包括新鮮食材的原始風味以及原住民味的馬告湯、原住民烤魚、烤山豬肉、烤豬肋排等,還有用在地食材做成小卷米粉湯,讓你一次嘗遍和平島原味與鮮味。
和原住民會館有直接的關係嗎?
其實並沒有,只是承租的關係,但是他們在合作上息息相關,團體客人數如果超過10並有事先預約的話,會請原住民會館的舞團來餐廳表演傳統舞蹈,藉此讓舞團有多一項收入,他們也能幫我們介紹客源,並達到文化推廣的目的。
一開始遇到的困難?
老闆可以說是從0開始接觸這塊領域,在此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餐飲業,一開始當然沒有客人,這時的他開始想各種方式吸引客人,並邀請原住民會館館長、員工一起投入策劃,使原住民風格發揚光大,藉此推廣原住民文化及風格餐廳,隨著近期這裡的觀光業開始發展,經營上也越來越順利。
餐廳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