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劍蝦
劍蝦小學堂
正式名稱為:長角彷對蝦 俗稱:劍蝦
產於台彎東北部及西部海域,以基隆為主要產地,產季為農曆11月到隔年五月,棲息於5~90m水深之沙泥底質海域,最大體長13.5cm,通常為6~10cm。
劍蝦辨識
漫談劍蝦
劍蝦小學堂
正式名稱為:長角彷對蝦 俗稱:劍蝦
產於台彎東北部及西部海域,以基隆為主要產地,產季為農曆11月到隔年五月,棲息於5~90m水深之沙泥底質海域,最大體長13.5cm,通常為6~10cm。
劍蝦辨識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海洋觀光管理學系移地教學Part 2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禮拜五早晨,我們跟著彙喬老師、陳老師和阿甘導覽員踏進了八斗子 , 今天要去的地方比較特別,那就是海科探索館和八斗子
進到探索館三樓,看到基隆的空拍圖,多麼的壯觀!了解了和平島由三個分離的島嶼(和平島、中山仔嶼、桶盤嶼)組成,因為先前住著原住民,所以被稱為「社寮島」,另外還提到基隆嶼以及北方三島-棉花嶼、花瓶嶼、彭家嶼,這時我才知道原來中正區內包含著那麼多的島嶼啊!而解說員還向我們解說關於基隆與八斗子漁港的由來,看着地板上的地圖,了解到基隆的發展,先輩們努力填土與改造更好的環境讓我們享福,我們應該要更加才對!
一次搞懂飛魚卵的秘密
飛魚小簡介
特徵: 體態修長,稍微扁扁的,長度一般為45厘米。吻短,口小,眼大。胸鰭發達如翼,腹鰭也比較發達,尾鰭的下葉比上葉長,游泳由尾部迅速擺動,可達到極大的速度,然後躍出水面,張開胸鰭,可滑行百米以上的距離。
特性: 喜歡群集洄游,以浮游生物為食。與其他頜針魚科一樣,通常生活於海面表層,繁殖期間,會集中於海面的浮藻類或任何漂浮物產卵。 受驚嚇時會躍出水面,胸鰭張開,並可以在空中滑翔一段時間。這種飛行行為是為了躲避金槍魚、海豚和鯕鰍的捕食。
分布地區
食魚文化教育再升級之食育教室篇
海洋觀光管理學系移地教學
一早,海大觀光系的大家前往基隆區漁會進行移地教學,認識到台灣的漁獲及如何製作美味的XO醬外, 也進行腦力激盪,針對漁獲行銷用年輕人的角度思考,協助漁民創造價值。
油脂含量最高的魚種- 鯖魚
鯖魚介紹:
學名:Scomber
俗稱: 青花魚、花飛,因為魚身扁,宜蘭一帶稱「扁仔」
居住地區:鯖魚生活在溫帶及寒帶的大陸棚,成群活動,冬季時會游至深水域越冬,春天時游至沿岸海域
美好的一天從馬頭魚開始~!!
經過透抽和大明蝦的介紹後,大家是不是對冬季的漁獲越來越有興趣呢~~!!!跟著我們一起來認識冬季漁獲,好為年菜做完美的準備吧
基本資料
魚名:馬頭魚
學名:Branchiostegus japonicus
利用藝術帶動當地地景
依舊天氣晴朗的基隆,趁著藝術節結束前夕,趕緊來朝聖朝聖,認識藝術家眼裡的基隆,和所想表達的意義。2015年就已經開辦的基隆潮藝節,邁入2019年第五屆,以「流」(flow)為主題登場,利用藝術方式呈現,並訴說著人與海洋之間密不可分的共存關係,這次的展場主要分為三個,共計15件作品,邀請13組國內外的藝術團隊一起共襄盛舉。
彩虹屋-正濱漁港
正濱漁港左側的房子都是咖啡廳與餐館,從旁經過還可以聞到濃濃的咖啡香味,紛紛漆成彩色之後,使基隆添上了一點活潑的感覺,和平島與阿根那地區也因為這樣,人潮越來越多,使這個地區漸漸繁華起來,這些彩虹屋讓人們聯想到義大利的彩虹漁村和水都威尼斯,住基隆好幾年了,不曾想過可以看到這般的樣貌,因此讓小編十分興奮,終於看到逐漸改變的基隆。
基隆三蝦之一-大明蝦來啦!!
上禮拜認識透抽後,是不是對冬季漁獲越來越有興趣呢~~今天要介紹的漁獲保證也讓大家滿意,因為這可是過年年菜的首選啊~不囉嗦了,趕快看下去吧!
大明蝦小檔案
(一)名稱
英 文 名: |
透抽大分析!!
什麼是透抽?
原名為劍尖槍魷魚,又稱真鎖管,特色是外套膜較為細長,身體後半段有一對長菱形的鰭,在臺灣海峽比較常見,盛產季節約在8~11月,透抽其實是大家對牠的俗稱。
特徵&如何分辨
1.鎖管其實是小卷、透抽、中卷的通稱,主要以體型來分類。最特別的地方在於體內有半透明的基丁質鞘,在料理前必須取出。
水中反光的超夯漁獲-白帶魚
還記得上上禮拜的夜釣體驗嗎~~看看大家手上人人一隻銀光閃閃的白帶魚,各個散發出滿足又開心的笑容,是不是對這條魚充滿興趣呢沒問題!小編聽到各位的心聲了,今天就來好好介紹一下一年四季都有的-白帶魚吧
白帶魚小介紹